深刻认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唯有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过去数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渐壮大,链条不断重构延展,联结日益紧密,促进了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和科技发展,有效助力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深刻认识到,市场原则是“指挥棒”,比较优势是“定位仪”,只有充分尊重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共同做大合作的蛋糕,拉紧合作的纽带,构建基于比较优势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发展。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开放指数下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等多重挑战。同时要看到,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再度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蓄积了强劲动能。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深入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为保障链条稳健运行、促进国际经济循环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有责任也有能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坚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同各国的产业、产能合作,更好实现产业互促、利益共享、发展共赢。
链博会成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的重要平台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23年11月举办首届链博会以来,中国贸促会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办展理念,突出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平台功能,推动链博会成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开放型新平台。与首届相比,第二届链博会规模更大、国际化水平更高、创新引领更突出、成效更加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发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时代强音。国务院总理李强同本届链博会参展参会企业代表座谈,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见专程来华参加链博会的日本关西经济界等境外访华团,系统阐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中国行动,重申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携手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的中国倡议,鼓励国际工商界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建设者,在参展参会的中外各界人士中引起热烈反响。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国际商会秘书长丹顿、美中贸委会会长谭森等政商界人士纷纷表示,中国是支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行动派和实干家,将全球供应链打造为“世界共赢链”是众望所归。
促成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务实成果。涉及69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62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并计算参展商带来的400多家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超过1000家。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2%,其中欧美参展商和4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各占约一半。境外专程来华参会的大中型代表团达78个。有关各方共举办60多场主题活动和370多场对接洽谈会。众多中外企业以联合展台形式参展,中外链主企业共同牵头发起各产业链联合倡议。据不完全统计,本届链博会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10多项,涉及金额1520多亿元人民币,参展商与5万多家上下游供应商建立合作联系或结为重要目标客户。
搭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本届链博会新设先进制造链展区,近80家中外行业领军企业展示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各展区以链为媒、向新而行、科技感满满。从大国重器到智能科技,大批企业将链博会作为其全球新品首发地和创新服务首推地,首展首秀9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有力推动科技共创、产业共融、生态共赢。中交集团的“天鲲号”模型、霍尼韦尔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技术、联想全球第一款17.3英寸透明屏笔记本电脑,以及会“讲话”的3D透明屏、全球通关AI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展览展示,吸引中外观众驻足欣赏、交流洽谈。
凝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国际共识。中国贸促会在海内外举办60多场第二届链博会路演推介活动,依托有关多边平台和国际组织讲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故事。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商会5家国际组织担任第二届链博会支持单位。各国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举办多场专题活动,我国两院院士、中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全球开放合作发表真知灼见、贡献“链博智慧”。展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2024》,首创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为中外各界分析全球供应链态势提供参考,得到广泛认可。